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加快整改 专家:未来可通过“种类下沉”追求较高收益
本报记者 彭 妍\n\n 岁末将至,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整改进入“倒计时”,银行和理财子公司纷繁加快了整改速度。近来,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对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规矩的调整公告。\n\n 业界人士以为,银行对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的整改,仅仅让其回归健康展开的轨迹。从长远看,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仍将是银行理产业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改后的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将迎来展开新阶段。\n\n 整改提速\n\n\n 我国银保监会、我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6月份联合发布《关于标准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办理有关事项的告知》(以下简称《告知》),对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提出整改要求,并设定了到2022年底的过渡期。\n\n 近期,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调整旗下现金办理类产品的申赎规矩、估值办法、出资规划、出资份额等。\n\n 例如,12月6日,交银理财表明,自12月17日起,调整交银理财稳享现金添利理产业品单个出资者在交行途径的单日累计快赎额度到1万元。12月2日,徽银理财表明,自2022年12月12日(含)起,对“徽银理财徽安活期化净值型理产业品190001”的申购/换回规矩进行调整。\n\n 与此一起,安全理财、中银理财、兴银理财、苏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近期发布公告,对旗下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包含换回时限、单日快赎额度等。\n\n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明,监管新规要求压降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除了监管一致性准则以外,也在考虑相关危险问题。当时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遍及为“T+0”或“T+1”的产品,假如由于某些商场动乱要素呈现大幅换回,则或许导致商场流动性危险。这也是监管新规中对这类产品强化流动性办理的重要原因。\n\n 整改压力不大\n\n 记者查询发现,当时银行及理财公司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整改进展纷歧,部分银行现已提早依照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使命,也有部分银行仍在整改阶段。\n\n “现在,咱们银行的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占比现已压降至30%以内。”一家国有大行的相关负责人表明。\n\n 11月3日,青岛银行办理层在出资者团体接待日活动上称,“青银理财现金办理类产品规划相对较小,着手整改开始日也较早,过渡期结束后,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各项目标预期契合《告知》要求”。\n\n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知记者,在规则整改的期限内,完成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转型压力不大。“12月份进入最终冲刺阶段,我即将持续按监管要求压降规划、调整产品形状保证年底整改结束。”\n\n 我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明,在压降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规划方面,银行应该充分发挥投研才能,开发可代替性合规产品,一起引导出资者建立正确出资观念,了解危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出资准则,最大程度削减规划压降对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所带来的冲击。在不合规财物处置方面,要对所出资财物施行穿透式检查,严格遵守监管要求,一起要保证不合规财物处置的有序进行,稳健缩短财物期限,避免处置进程或许带来的危险外溢效应。\n\n 依然具有优势\n\n 2023年将是现金理财新规正式施行的第一年,对银行而言,眼下亟须考虑的问题是转型往后银行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该怎么展开?\n\n “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转型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机会与应战。”杜阳表明,机会方面,未来,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将愈加强化其低危险以及高流动性的特色,仍有或许成为存款类财物的重要弥补。应战方面,跟着转型进程的推动,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收益率将有所下降,与货币基金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竞赛压力将有所上升。\n\n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分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明,2023年,货币基金和现金理产业品在监管要求大将根本拉齐,但现金理产业品在出资规划和出售途径上仍将具有必定优势,可通过出资私募债、PPN等非揭露债券展开“种类下沉”战略,完成稍高收益。一起现金理产业品可进一步加强同业存单和银行存款的装备力气,以增强产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n\n “从长远看,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品仍将是银行理产业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银行理财出资者结构和出资者的危险偏好有关。”董希淼表明,依照相关办理新规,未来现金办理类理产业将不再是保本型理财的代替品,而是以“客户流动性办理工具”的方式存在,因而这类产品仍在财物装备中占有重要位置。压降规划仅仅让其回归健康展开的轨迹,而非让其彻底消失。(证券日报) 【修改:邵婉云】